在淘宝也好,B站也好,其实大多数包括之于像我这样的弓商,或是消费者,都有谈论对RX7的看法,我不敢说我比他们理解的深刻,免得被喷,我只能说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跟你们聊聊关于霍伊特这几年的产品,如有理解偏差,可探讨,但喷我的线倍+。谁还没个脾气。
从那些繁杂的言论里,我看到了为了带货,也看到个人对买到心爱玩具的快乐,甚至看到一些失望,这促使我更加希望自己能直观的跟你们描述我所想所知所觉。
这时代太过浮躁,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想通过图,视频了解一些什么,也就我们这些贴吧老人还在坚持文字类抒写想法。
因为本篇比较硬核,所以趣味性不如以往,收集的一些资料由于年代久远,也略有偏差,若有不妥,希望大佬指正。
首先我在美国hoyt(霍伊特)弓箭公司官网收集了近他们近20年以来的产品手册,通过下载等方式进行了一个考古。
本身一开始写之前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下这几代的更新迭代,没忍住。。。一拓展就成了考古学。。。于是从夜里的6点一下子坐到了现在。
我在翻阅了大量了产品说明及外界的各大古老网站,包括海外知名的某射箭论坛,某视频网,对比参照大概对霍伊特的猎弓有了个整体印象。
至到今天的RX7。那么总结下来这过去的整整11年,霍伊特出品了36张碳弓,包括同年出品的不同版本的,这里很抱歉没有能力收集齐全。
一、从更新换代的角度来看,抛开细节不提,大型弓把造型变革的型号只有三个阶段(或许更多?)只是纯粹从我个人收集的图片对比里来看。(后文会注明都那三个阶段
后面12年跟13年元素新品就不放了,反正从感官上来看大差不差,至于实际的一些重心重量结构调整,也就不做进一步探索了。没有实物了,实际手感也不可知,强行照本宣科也很生硬,后面的放图也是以第一代为典型代表。
当然,以上只是整体的造型变化,事实上以最永流传的碳蜘蛛造型为例,在2014至2018年这5年期间(包含同年),分别更新了很多个型号,总计17张。(此信息来源于hoyt历年产品手册)
每一张或镂空曲线,或弓片曲线,又或者轮组细节,都略有不同,这跟版本有关系,有些是为了满足打靶需求,有些属于暴力序列,总之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总体的形象相当近似,调整也都只是微调,没有脱离第一代碳蜘蛛的造型印象框架。
但审美这个东西,怎么讲,各有各的爱好。我挑出第一代碳蜘蛛造型只是因为那几年hoyt的这个造型实在太深入人心,哪怕至今RX3-4-5已经更新了三代,也包括最近的7造型,老玩家们依旧对这个花造型系列念念不忘。
但我需要给第一次见这个弓的玩家泼个冷水,事实上在我看来,霍伊特的碳弓做工都有点一般。。。或许是因为碳材质的漆面附着力问题,其实大体上都或多或少有美国货的粗犷感,细看有点难受。
另外我个人对这个霍伊特碳系列所有的碳系列感官是,类似于魔幻风格的工业产品。还有我需要提醒你们,不要有任何的信仰。
这里再聊点题外话。近几年其实不光论坛,也包括各大视频网,新一代的复合弓玩家似乎脾气都很暴躁,我这里絮叨点说句题外话,什么分个几派,马家,霍家,PSE家,博泰克家,熊家七七八八的各流各派的。。互相骂对方辣鸡,谩骂,鄙视等等等。。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希望你们这些不论老前辈或者是萌新都应该明白,我们不该有立场,也不该有信仰,这些品牌方其实都一丘之貉,谁都翻车过,这里面有一个算一个,都出品过比较奇葩的型号,hoyt奥运会还当场爆过反曲片,马修斯也一直炒冷饭,PSE曾经的烈火惯性天天跳丝,熊牌天天做工就那样,博泰克曾经爆过胎,谁也不比谁强,不该分什么派,不存在什么家的优越感。你们是一伙儿的。。分个鬼派啊。
我看了所有hoyt从2011年至今的碳系列产品明细,抛开什么涡轮啊,旗舰啊,射准啊,新款老款轮啊不提,我简单的粗暴的给他们划分成了两个轮组系统,即混合轮与二元轮。
简单易懂的描述为,上轮组为Y揽即上副弦分叉挂到轮组两边的弓片上,下轮为二元轮,也就是所有弓弦全部挂在轮组上,名为混合轮组系统
在第一代碳元素系列发布至2020年当季,hoyt的所有轮组结构也包括金属对标系列,都是这个发力结构,期间也包括所谓涡轮轮组等弓弦靠位变化,都是以此为根本进行设计升级的。
你可以理解为这10年间万变不变,注意,这里说的是轮组的发力方式,而不是轮组的镂空或模块设计,镂空及模块其实改了很多次,但是万变不变都是混合轮的框架。
这里再絮叨点题外话,这种轮组在过去一直被称之为土豪轮组,除了价格昂贵本身,这种轮组对于弓片的要求,力的平衡设计要求相当高,玩脱了就会乱飞。。及上下同步很考验原材料及调弓师水平。
我现在依旧不太明白作为弓箭巨头一直以高溢价品牌为著称的霍伊特为什么会这么迟的更新这个发力框架,也许巨舰转向比较难吧?
去年,hoyt发布了他的上下轮发力框架,也就是RX5跟RX7的HBX轮组。
简单粗暴的描述,就是上下轮弓弦全部挂在轮组上不论主弦副弦都只挂靠轮子,通过扯动轮组压动弓片来实现开弓及动力释放。
而在此之前的2019年,博泰克,熊,比hoyt早一年进入了“二元”时代。
这样划分事实上有点粗暴,他们其实还有一点点差别的,但大方向不变,包括熊牌的EVO轮组,博泰克的SR轮组,虽然取名不同,但是弓弦的调动发力框架一致。
那么题外话,马修斯模块轮跟PSE的EVO轮组又算啥轮子?虽然他们也没挂在弓片上,但是他们是讲副弦挂在一个或圆环,或倒三角,又或吊篮一样的分弦结构上,被统称为浮动U缆双偏轮。
其实这个我在之前想发表于轮组科普上,但奈何之前的在贴吧发表的被删了,已经找不到了。
霍伊特在看到了近几年同行的更新后,终于算是坐不住了,也可能跟之前的19年霍伊特被恶意收购有关系,忙着金融市场的战争,所以略有拖沓。
在2020年发表了RX5,HBX轮,即打破了近10年的混合轮坚持,走向了二元轮的怀抱。
又在今年发布了新造型,RX7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他的HBX轮组,即HBX pro
但是今天有幸碰到hoyt四代同堂。包括RX3,RX4,RX5,RX7(线上借阅),我观察了这四代的轮组变化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事。。
就是我接下来要写的是RX7、RX5与之前RX3、RX4 的一个轮组衍变过程。
这里有人告诉我,这个不用你讲撒,瞎子也能看得出来那个是RX7造型最独特!
那么轮组的更代对整个它弓体的影响及设计又产生了那些变化?这个起手使用这张弓时你的感受跟设计者之间隔空的交流是什么?
接下来放下来3-4-5-7的单个轮组图,我尽量放一个角度上的,7是一个客户大半夜帮我起床拍的。。
你可以明显的看到3457的轮组镂空形状及模块停止点及后面57增加的省力比调节小模块一个整体变化。
从这4张图能看得出来,霍伊特一直在小心翼翼的修改他的顶级猎弓轮组,以免骤然的一个变化造就太大体验差距,我们由此可以得出:
RX7将HBX轮组进行轻改,将弓体都进行大改,完全独立切割成一个新型号系列。
预测RX8 9 应该会延续7的细节升级主体造型应该是不变的,至于为什么看前面的造型历史更新进度。
但很明显的是,hoyt的这款HBX一体模块设计明显借鉴了PSE的EVO轮组模块设计。
虽然造型有细微区别,甚至说轮组本身的发力框架不同,一个为我之前说的二元轮,一个为我之前讲的浮动U缆双偏轮,但是基础逻辑是一样的,而PSE的EVO轮组发布早于霍伊特HBX轮组很早前。。所以说是Hoyt借鉴了PSE的这款。。当然你也不能说抄啊,老外的能叫抄么?(狗头)。
但其实不论国内外复合弓行业发展至今,都其实能走的路都走完了,设计也都只是在改细节,特别是轮组方面的。如果你要说真抄的话。。马修斯的浮动U揽更早于PSE的浮动吊篮怎么讲?
就像一些成熟的行业例如赛车啊,手机啊,到最后的形状都差不多。。科学到头了。。
最后,总体评价来说,从行业设计趋势来看,整个复合弓的轮组都在停止点与拉锯模块一体化设计,也就是都在EVO化。。。
混合轮及Y揽轮开弓你人会直接拉动弓片,而二元轮不会,二元轮是直接拉轮子,轮子间接影响弓片,所以弓片对弓把的施压就小,对弓把的强度要求就没那么大。
所以Hoyt rx7这个版本大胆的做成了纯碳的,而之前近10年的版本大部分都加装了铝合金框架+外包碳材质。
请你忘记我之前写的一切废话,你看着喜欢他就香,顺眼就行!帅就完了!(狗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