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 年3 月2 日,拿破仑正式被任命为意大利军团司令。这个来自科西嘉的青年人第一次成为一支军团的统帅, 被推上了战争的历史舞台。这时的他年仅27 岁,甚至还没有成家。
3 月27 日,拿破仑抵达尼斯。此时距离他离开意大利军团炮兵指挥官的岗位已经接近一年。对于意大利军团,由于原来的服役经历,他自以为是比较熟悉的。可是,拿破仑这次重回部队,却发现实际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得多。
意大利军团名册上原有10.6 万人,但是被俘的、死亡的和开小差的占3.6 万人。另外有2 万人驻在土伦、马赛、阿维尼翁等地,守卫罗尼河口至瓦尔河口的战线。他们只受政府调动,负责保卫普罗旺斯地区。余下账面上的5 万人驻扎在瓦尔河左岸,其中5000 人还躺在医院里,再扣掉必须留在尼斯、维耳夫朗舍、摩纳哥、热那亚海岸及萨奥尔德若海岸的卫戍部队,以及从阿尔让提埃尔山口到塔纳罗一带的阿尔卑斯山脉各主要山岭上的前哨警戒部队。真正能够动员的作战部队只有37775 人, 大炮只有20 多门。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督政府的不重视和低劣到极点的后勤供应,意大利军团实际上是一支处于半饥饿状态下,衣衫褴褛的军队。士兵缺乏口粮和正规军装,大量的军人甚至没有步枪和刺刀。军饷拖欠数月不发是司空见惯的事。由于物资匮乏、条件恶劣,军中纪律松懈、偷盗成风,反抗和开小差不时发生,士气十分低落。就在拿破仑到来的头天晚上,一个营就因为没有靴子穿而拒绝执行向另一个地区转移的命令,甚至发生了哗变。
不过眼前的一切,并没有让拿破仑气馁和灰心,反而让他对胜利更加充满了信心:“部队已经不能在这样生活下去了, 要么后退,要么前进。”拿破仑那如雄鹰一般炯炯发光的双眸,透过眼前的重重困难看到了意大利军团被隐藏在乞丐一样军服下的锐气和勇猛。
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切又谈何容易。意大利军团的原有军官们对于这个新来的司令官并不尊重,更谈不上欢迎。特别是军团里的四位师长马塞纳、奥热罗、拉加尔普和塞吕里耶,他们都早已因勇猛善战而声名赫赫,所以根本瞧不起年龄和资历都远逊于自己的拿破仑。拿破仑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先树立起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权威。
抵达尼斯后的第2 天,拿破仑马上召集他手下的师长们见面,然后仅仅凭几个动作和眼神就彻底压服了手下那些桀骜不驯的将军们,并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根据拿破仑副官马尔蒙(日后的法国元帅)的回忆:“马塞纳、奥热罗、拉加尔普和塞吕里耶四人并肩向前,脸上的不屑与鄙视暴露到了极点。瘦弱的拿破仑靠在壁炉旁,他们四人把他包围了,却不脱帽致敬。于是拿破仑马上摘下帽子行礼,那四人只好模仿着摘了下帽子。但拿破仑却快速把帽子戴了回去并直直地盯着那四人。他们被他的眼神吓住了,竟忘了把帽子再戴回去。“
拿破仑接下来整顿部队纪律和改善士兵生活的行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他解散了那个发生哗变的营,并严厉地惩罚了哗变者。随后,拿破仑从当地的一个银行家那里弄到了钱,把过去长期拖欠的军饷补发了一部分。拿破仑还通过凌厉的手段,改组了后勤部门。部队的肉食配给量增加了一倍,士兵们其他的不满也都正在得到解决,各个军械库都在加紧储运并建立了运输分队。
最为重要的是,拿破仑用一段热情奔放的话,深深打动了每位士兵的心:“士兵们!你们没有衣穿,吃的也不好,政府欠下你们许多东西,可是它什么也不能替你们解决。你们在这些悬崖峭壁中间显示出来的勇气和坚韧是令人惊叹的,可是这并没有给你们带来任何荣誉,它们的光辉并没有照到你们身上。我现在就要带你们到世界上最富饶的意大利沃野上去。在那里,富庶的地区和繁华的城市正等着你们支配。你们在那儿将会得到尊敬、荣誉和财富。意大利军团的士兵们!这次的进军你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吗?”
激昂的演讲和拿破仑为士兵们所做的一切,重振了意大利军团的士气,士兵和军官们都一致认为,只有追随拿破仑才能拥有荣耀的起点。
(上图)拿破仑曾多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口,其中以1800年5月20日翻越大圣伯纳德山口最为著名。多名画家都曾为此作画,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所绘油画最为著名
4月9 日,拿破仑麾下的意大利军团已经完全越过了卡迪博纳山口。可此时北意大利的形势却已经发生了变化。督政府因财政困难而向热那亚提出借款要求,但遭到拒绝。于是督政府采取了武力恫吓的策略,一支法国小部队向热那亚以西仅11.2 公里的沃尔特里推进。此举惊动了奥撒联军,使其误以为法军将进占热那亚。因此, 奥撒联军的主力开始大举南下,右路为科利将军指挥的撒丁军团,他们负责往尼斯方向进攻。左路由博利厄元帅率领的奥地利军团,主要任务是歼灭热那亚附近的法军“前卫”,夺回沃尔特里。中路由博利厄元帅的副将阿尔热托指挥,任务主要是占领蒙特诺特,截断萨沃纳的沿海通路和法军的退路。
乍看起来,敌军这样布防似乎很高明,可是弄清楚地形条件以后,就知道博利厄把自己的兵力分散了,因为中路和左路之间除山后道路外别无通道。反之,灵活机动的法军能够在几小时内迅速集中全部兵力,猛攻敌军各个孤立的部分。奥军只要有一支失败,其他部队只能一同退却。
于是,局势的变化和奥撒联军的贸然分兵,就将胜利的契机交付到拿破仑手中。其实拿破仑的计划原本是往西北方向攻击孤立的普罗维拉那1 万奥军。假如能把普罗维拉的部队歼灭,那撒丁军团和奥地利军团的交通线就处于法军控制之下了。现在,阿尔热托指挥下的中路奥军因为失去两翼的保护而成了荒野雄狮口中新的饵食。
4 月11 日,左路的博利厄元帅在付出一定伤亡后终于夺回了沃尔特里。可是在奥地利军队庆祝胜利的欢呼声中,没有人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他们已经把自己的中路部队给甩得太远了。从蒙特诺特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仿佛已经敲响了奥撒联军的丧钟。
在左路奥军夺回沃尔特里的同时,中路的阿尔热托已经占领了尼吉诺山下的蒙特诺特。此时,他正挥军猛攻蒙特列则诺高地由法军所掌握的堡垒。守卫堡垒的法军指挥官福尔奈西望着汹涌而来的奥军,对着自己的部下高喊:“朋友们!不胜即死!这里就是考验我们的地方了!”堡垒里没有旗帜来鼓舞士兵的勇气,也没有大炮来压制敌军的冲锋。但仅凭福尔奈西的这句话,守卫堡垒的法军用排枪和刺刀,英勇顽强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他们的奋战将中路奥军牢牢地拖在了蒙特诺特,为法军合围奥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就在这些勇敢的士兵奋战之时,拿破仑已经亲自赶到尼吉诺山南面的桑托里奥,向马塞纳、拉加尔普和奥热罗三位师长面授机宜。当天晚上,三个师长率领各路法军一起悄悄地向蒙特诺特进发。按照计划, 拉加尔普师将翻过尼吉诺山从正面攻击敌人;马塞纳师将沿着蒙特诺特以西的阿尔塔山脊迂回到敌人的右翼;奥热罗师则向敌人的右后方做更深远的迂回。
12 日拂晓,随着初升太阳的光芒抹去战场上弥漫的大雾,中路奥军看到了令他们惊骇的情景:上万名法军已经对他们完成了合围。刚开始,训练有素的奥军顶住了法军的正面攻击。但当马塞纳师从奥军的右翼压下来时,奥军就全线崩溃了。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奥军就损失了3000 多人,其中近2000 人被俘。此外,阿尔热托还丢了4 面军旗和12 门大炮。
这是意大利军团的第一场胜利,但其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凭借着此次胜利,拿破仑控制了奥撒联军的天然联络节点蒙特诺特。他的两个对手之间已经被打进了一个楔子,拿破仑进一步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迅速切断敌军之间的联系。
发表评论